海棠书屋 - 经典小说 - 绣云廊在线阅读 - 第一章 赘婿难当

第一章 赘婿难当

    烟霞堂的大东家荀老爷有一块心病。

    作为叙阳府最大的商户,烟霞堂旗下有五家丝绸店、八家布店,还有四家绣坊,供应着本省近一半的绸布交易,此外还有当铺、酒楼、茶馆,总之是做什么就兴旺什么,每日里可谓是顾客盈门、财源广进。

    荀老爷执掌牛耳已有十年,至今也不过四十多岁,本该是志得意满、昂首自傲之际如果烟霞堂真是他的产业的话。

    烟霞堂真正的主人姓谢,正是荀老爷的爱妻、贤内助兼幕后老板谢夫人,闺名玉露。谢家从养蚕缫丝起家,在叙阳府立足已有五代,百余年来兢兢业业方有今日之成就。

    但谢家的问题就在于家业越做越大,人丁却越来越凋零。谢夫人的父亲是独子,虽然妻妾娶了好几房,也确实尽力而为,鼓捣了大半辈子却只得了正室所生的这个女儿。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谢夫人的娘慧眼识英才,毅然决然把当时还是青涩少年的荀老爷招赘入府,做了谢家的上门女婿。

    要说年轻时的荀老爷,聪明是有的,相貌也是出众的,识字却是有限的,门当户对那更是远远不靠谱的,充其量不过是谢家店铺里一个伶俐出挑的大伙计,但他最大的优势也是最让谢老夫人看上眼的,就是他有兄弟八人,个个貌端体健、身心愉快。谢家母女一合计,也别再千挑万选了,当务之急绵延子嗣才最要紧。小伙儿眉清目秀看着挺顺眼,关键是好生养还听话,进了门就生是谢家人、死是谢家鬼,还怕他有二心?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的!

    荀老爷不知自己是命里烧了高香还是栽了跟头,莫名其妙就从“荀德忠”变成了“谢荀氏”,谢家族谱上居高临下地记载道:独女玉露,年十七纳赘婿谢荀氏。。。

    这,就有点欺负人了,竟然连他的名字都没有!连个“嫁”字都没有!哪怕是写“下嫁”呢?一个“纳”字点明了他的地位,不过是相当于在外头花钱买回来的一个小妾,而已。。。

    但荀老爷很懂得随遇而安,二十多年来只能把屈辱埋在心里,何况他根本没有资本和谢夫人叫板。谢家不介意他的出身,无非是看中了荀家人种瓜得瓜、想男得男的好基因,所以荀老爷被风风光光迎进了门,正该发扬长处,为谢家多生几个儿子以报答知遇之恩。但实在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谢夫人一口气生了五个女儿后,肚子就再也没了动静,多年来遍寻名医、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

    谢夫人在四个女儿先后出嫁,小女儿也长到十八岁时终于死了心,唉声叹气地不给丈夫好脸色,不断埋怨着他不中用,是存心要断了他们谢家的香火。

    荀老爷在她面前大气也不敢出,“纳妾生子”这几个字努到了嘴边,还未出口先打起了一阵哆嗦,想想还是命重要,活着就好,纳妾什么的等到下辈子投个好胎再说吧。

    生儿子虽然是梦幻了,好在五个女儿都很体贴父母,知书达理、品性温良。尤其是小女儿,自幼生得秀丽可人,又爱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诗词文章做出来,连男子也多有不及。

    女儿们自然是姓谢,小女儿名叫谢宛芯,最得母亲宠爱,长到十八岁上并未出嫁、也未招赘,皆因谢夫人把这个女儿视为珍宝,挑挑选选总嫌别人的儿子配不上。谢五姑娘在光环中长大,难免自视甚高,当然更不肯随意婚配。

    荀老爷的心病就是这位五姑娘,眼看着一个姑娘家已经十八岁了,转眼就是十九,奔着二十的槛儿,夫家还没有个着落关键是这母女俩根本就不屑于有着落,更关键是他堂堂亲生父亲在这件大事上完全没有发言权,说了跟没说一样,姑娘不会听他的,夫人更是习惯于把他的意见当成一个p。。。

    荀老爷很疑惑,以谢家的地位、五姑娘的才貌,当然不是嫁不出去。实际上从她十五岁及笈之年起,上门提亲的世家公子少说也有二十个,可生生就没有一个能入了她的眼。

    就说上一回吧,容家二公子生的那叫一个玉树临风、人才潇洒,他左看右看都挑不出半点毛病。谁知五姑娘来了,没问上几句话,一听到对方把苏轼作品中最有名的“三绝”说成是东坡rou、东坡肘子、东坡鱼,就立马沉下脸来吩咐送客。

    荀老爷傻了眼,反复劝说女儿别那么计较,男人懂得吃就懂得过日子,找这么一位今后才能享福。可五姑娘一句“对牛弹琴、曲高和寡”就给他顶了回去,看那小眼神还颇有点鄙视父亲。

    所以当又一位被清客们极力推荐的陈公子登了门,荀老爷很不放心,特意先问了问,知不知道什么是苏轼“三绝”。陈公子胸有成竹,莫说苏轼、何止“三绝”,只要是古往今来有名有姓的文学大家做出的,管它是诗、词、曲、赋,无论长文短句,姑娘随意提问就是,必定对答如流。

    荀老爷这才松了口气,可他高兴得太早了。五姑娘见了面,半个时辰谈下来愣没挑出对方一点破绽,也许是中了意,就含笑吩咐丫鬟上好茶,换顶级的碧螺春来。陈公子不由大喜过望,起身谢过姑娘赐茶,喝下一口后很自然地就把吸进嘴里的茶叶吐到地上,顺便还带出了一口唾沫,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金银绒花鸟地毯的孔雀头上。

    五姑娘眼瞧着好好的孔雀羽冠沾上了一口醒目的、圆圆的...瞬间就变了脸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荀老爷不敢再劝她,只能一五一十把详情向夫人报告。谢夫人除了数落一顿丈夫没用,并没说女儿半句不是。但女大不能留,问题还得解决不是?谢夫人果断决定,既然提亲的不靠谱,看来还得请高人出马相助。

    这位高人就是叙阳府乃至方圆五百里内最有名的媒婆郭三姑。

    郭三姑从夫姓,婆婆、太婆婆、祖婆婆是代代相传的金牌媒人。她本人自然也身手不凡,据说经她之手结为夫妻的婚书,一页一页叠起来比她的人还高,几年前谢家的二姑娘、四姑娘也是由她牵了红线才嫁得如意郎君。

    郭三姑信心满满,五姑娘看起来比她的jiejie们还要文静秀气几分,必是个好说话的。但她一上手才知道,这件事的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半年来她已经记不清往谢家跑了多少趟,可谢夫人许诺的十两黄金的酬劳就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看得见摸不着,要不是每次都给了她跑腿的辛苦钱,她早就撂了挑子。要说以她二十年的老经验,回回带来的人都并不差,荀老爷倒是经常都蛮想点头的,有两三次连谢夫人都想点头了,可五姑娘不答应,事情就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