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太子他爹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9

分卷阅读69

    齐康本来相中的是二姑娘贾迎春,正好和自家孙子年纪相貌都相当,又是个性格和软的,又得贾赦爱重,若是成了孙媳妇,不怕贾家将来不提携自家,偏赦哥儿说自己最疼女儿,要多留几年,不肯现下议亲。齐康见赦哥儿拒绝的十分利落干脆,不留半分余地,便退而求其次替自家孙儿求取探春,毕竟这姑娘虽是庶出,但能干有手腕,将来又是皇帝亲meimei,总能说得上话的,谁料赦哥儿又推说探春年纪小。剩下的四姑娘贾惜春那就更年纪小了,齐康见赦哥儿说的真情实意,的确是不舍得将姑娘们嫁出去,也只好歇了心思。

    舍不得贾家的姑娘们,把自家孙女儿说给他总不嫌弃了吧,齐康想了想,荣国府的这几位姑娘的确年纪还小,将来再议也不迟。只是贾宝玉那里,现在已经莺莺燕燕一大群了,将来后宫里怕连只针也插不进去,不如早早图谋,若是孙女儿有运势,将来齐家可更进一步,皇亲国戚也做得。

    “康伯的孙女儿,必定也是娇生惯养的,只怕放在宝玉院子里受委屈。”这齐康是怎么想的,瞧不见怡红院已经挤了许多姨娘丫鬟,快满员了么,还要把孙女儿送进来。

    “宝玉才貌难得,我家姣儿配他怎么能说是委屈呢。”齐康见季怀远话里有松动之意,忙笑道。

    “宝玉素来得老太太宠爱,康伯不妨遣人去说,若是她老人家愿意了,府里自然千金以聘。”贾宝玉果然生来艳福,季怀远感叹道,只是小儿女的亲事,他可不愿意插手。

    “多些赦哥儿提点,我回去后就让婆子媳妇托人来提亲。”齐康心中大喜,贾赦这里算是应下了。

    好端端的孙女儿,军营中随便寻个将士嫁了,也比塞进怡红院好,季怀远实在想不通,怎么是个女孩儿,就要飞蛾扑火般地往怡红院里涌。

    好不容易送走了齐康,季怀远才命人把大姐儿抱到书房里,这两天生怕齐康再指着大姐儿订个娃娃亲,所以祖孙俩都没怎么亲近。

    大姐儿还有点小脾气,最疼她的祖父居然好几日都不和她顽,到书房里后还鼓着脸颊认真生气,季怀远许诺了一堆吃的玩的,才把她哄得回心转意,重又亲近了起来。

    祖孙俩正玩得高兴时,有管事的进来回话。说门口有个穷书生老是转悠,拿着一叠子诗文要求见老爷,小厮们赶了几次都不走,只得进来回禀。

    “请到书房来罢。”若是原来的贾赦,想必是不肯见的,所以书里并没提到这回事。季怀远想了想,定是府里的哪个下人恃强凌弱,得罪了人家,所以要来讨个说法。

    真是一表人才!季怀远见小厮带着那书生进来后,先赞叹了一声,只可惜生错了时候,若是当个明星什么的,光靠这一张脸便可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季怀远翻开小厮呈上来的诗文,看得颇为吃力,字迹倒是工工整整的,可他不习惯看繁体字,连蒙带猜的勉强能认全,赏鉴就谈不上了。

    “裴意……裴公子这是个什么意思?”等书生自报家门后,季怀远将诗文合上问道。平白无故地送来一卷诗文,是求自己举荐么?

    “近来闻大老爷求贤如渴,故以诗文入谒。”裴意拱手道。

    这些日子儿子的确忙着在各处网罗才士,季怀远也有所耳闻,但主动上门的还是头一遭见。毕竟荣国府声名在外,那些清高的读书人,多半是不屑的。

    裴意当然也听过荣国府的风言风语,只是那日在静安寺庙会偶遇,多方打听才知那位姑娘身边的下仆是迎春棋社的小厮,所以便去了棋社打听。

    天气渐凉,前几日就下了一层薄雪,因着棋社里暖烘烘的,生意很是兴旺。裴意去了几次后,发现里面有许多读书人,倒不全是为着切磋棋艺而来。棋社瞧着不大,内里却别有乾坤,摆着一幅幅书籍字画,裴意眼尖,见自己以前卖掉的几幅也在里面。有书有画有茶甚至还处处摆放着软塌,坐一天也不过几个钱,吸引了许多清贫试子,有几个还是裴意相识的,见到他就打趣起来,笑话他之前日日相邀都不来,怎么现在倒舍得出了静安寺孤身只影晃进来。

    略微一打听,裴意才知道这棋社的林管事与自己相熟,之前也曾数次在静安寺里谈文论道过。索性直接寻棋社的小厮,领着在三楼见到了喝茶的林然,之后便依他所指来了这荣国府。

    “裴公子家住何处?”季怀远放下诗文,好不好估计还要请林黛玉她们看过才知道。

    “本籍河东裴氏,现寓居在静安寺里,意在秋闱决求高等。”现下京中门阀林立,科举名次均出权贵之手,自己虽满腹才学但无人攀援,若是得了这国公府大老爷的青眼,才能一展长才。

    要说京里最好的去处,莫过于北静王府。传言北静王爷好读书,爱惜人才,又是青年王爷前途不可限量。但王府侯门岂是轻易得进的,北静王府门庭若市,得打通不少关节才能站到王爷面前,裴意一介书生,身无长物,自然是怅然而返无下文了。

    本来这荣国府也不抱希望的,京城里的权贵世家,连看门的小厮都长着一双势力眼,所以裴意并没有去正门投递名帖,而是直接在侧门求见。裴意本来也不报希望的,只是实在放不下那一句诗,谁知竟被请了进来。

    季怀远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但见裴意虽布衣寒衫却神态自若,言谈举止不卑不亢,再加上仪表堂堂貌比潘安,早动了心思,只是手里的这一卷诗文还没看懂,再说也要女儿先同意,便留他住在府里。谁料裴意只说寺里清幽可静心读书,坚辞不就,倒是临走前提起贾家家学里的几位先生来,有意再来拜访。

    等裴意走后,季怀远便就诗文掖进袖子里,抱着大姐儿到园子里闲逛。

    迎春和林黛玉她们都在蘅芜苑李纨处,季怀远不便过去,只得先去了稻香村,将诗文取出来去了名字,命识字的小厮誊抄了几份后送过去。

    “这是谁写的?”李纨先接过一卷展开瞧了瞧,皱眉道。

    “大老爷命送与二姑娘的,只问写的好不好,没提是谁的。”丫鬟躬身回道。

    林黛玉史湘云她们也陆续翻开,只觉珠玉满篇诗文锦绣,字里行间均是磊落风华,一时大家都赞叹不绝,齐声道好。

    “林jiejie可被比下去了。”史湘云笑着同林黛玉道。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写的,这些都是稻香村的小厮抄写的,不知大老爷手里的那份题了谁的名呢。”探春疑惑道。

    “送与二姑娘瞧的,不一定是谁家的姑娘写的。”薛宝钗这些日子也常肯出来逛逛,听了探春这话,笑着指向迎春道。

    这倒是!众人听了也连连称是,只有林黛玉知道二jiejie心上已经有了一个骆东亭,只是那人毕竟是江湖子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