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自然有很多羡慕眼红他的人,也有眼明心亮看清他的人。可是他为人谨慎、滑溜,名声又好, 尤其会做人善经营,让所有人都无可奈何。
据说当年他和欧阳修的卷子一起被太上皇选出来问他们两个人的老师晏殊,状元该给谁好?也不知道大才子晏殊说了什么, 总之最后王拱辰成了状元,欧阳修直接被贬到二甲。
宗室们不怕引起大宋官场动荡直接把王拱辰提溜出来下刀,可谓是抓到了范大人这伙儿改革派知情人的软肋--虽然他们知道宗室们不怀好意而大宋官场不宜在此时有大变动,可是他们做梦都想惩治王拱辰。
王拱辰此人--看似诚信实则相当狡猾狠毒,除了他王家一家人他谁都不认。
十多年前官家还没有出生的时候, 也就是庆历新政改革之初,王拱辰和夏竦一样的坚决反对新政并且借着太上皇的宠信进献谗言, 导致范仲淹、欧阳修这些改革派全部被发配地方,幸亏太上皇圣明,查明真相后又把他们调回来。
后来夏竦借助边塞诗词伪装爱国爱民, 私底下贪污受贿的事情被慢慢的揭开, 他一面掉头弹劾夏竦,一面一手制造了支持庆历新政的苏舜钦、王益柔等人进奏院狱的冤案,而且常常因此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
再后来随着吕夷简、晏殊、张贵妃的接连去世, 他成了那伙儿人的领袖, 而那个时候太上皇也渐渐的发现了他的真实品行, 只是因为他没有“大错”单评价一句“钓名沽誉”发配地方而已。
最后就是官家被“养住”了, 白白胖胖的喜人, 健健康康的聪颖。
太上皇为了儿子一直坚定的支持庆历新政的实施;官家打小儿表现的爱憎分明,他知道自己的亲舅舅强占良田都能亲自下手痛打一顿,更何况是其他人?王拱辰也就乖觉地离开了汴梁,借着太上皇不喜他的机会一直呆在地方上搜刮钱财。
但是他做事谨慎,外头的官声又好,这些年来掌权的范大人虽然能在汴梁对他造成一定的辖制,却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拿他没奈何。因为王拱辰为官三十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对上对下,他都是一副面孔--诚信正直的品格和惊人的才华,得到了不知情的百姓们和官员们的尊敬。
为何说还有知情的百姓、官员们甚至宗室、后宫妃嫔?
因为他家的房子修的和皇宫一样的豪华,花园楼阁林立,单单中堂就起屋三层,表面刻龙描凤,最上一层称朝天阁,其规模让当时滕子京请范仲淹写记的岳阳楼,小巫见大巫;所耗钱财让贪官jian相夏竦,望其项背。
一般情况下,刚刚建国百年才有了盛世景象的大宋并没有大贪,官员的资产基本等于俸禄加祖产,有心之人都是心里净明。有名的贪官加jian臣夏竦出身官宦之家,担任枢密使及宰相时间较长,积累家财累巨万也大多是借助职位之便行非法的两国贸易。
但是王拱辰既无祖产可以承继,又无领兵打仗可以打着“军用“的招牌从事贸易的条件,他能大建“自家王宫”,其巨额资产来源就成了问题。
知情人对他的猜测是,他曾经担任的职务,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三司使都是实权位置,也是最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的衙门。
比如当年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王拱辰一伙儿人将金银昧下,然后将全部的珠宝、瓷器都贿赂给了宠妃张贵妃,受宠的宗室们和近臣们。
但是当年他贿赂张贵妃一事还牵扯到另外一桩案子,那就是当年太上皇在张贵妃的宫里看到定州红瓷,知道她不听劝告又收受贿赂,一怒之下把那个定州红瓷砸得稀巴烂,然后下令定州红瓷不准再进汴梁,导致现在明面上定州红瓷几乎在汴梁绝迹的事儿。
定州红瓷牵扯到了上皇,谁都不敢开口,就连咄咄逼人的宗室们也都闭了嘴。这也是刚刚平郡王含含糊糊的原因。
官家扫视了一圈儿,眼见殿中重臣都不做声,他先开了口,“当年的事儿朕都不知情,朕先去文德殿用膳。诸位爱卿有需要用膳用茶的请自便,三刻钟后我们继续讨论此事。”
慢吞吞的语调一落下,自觉非常饿的官家也不等他们的反应,直接起身去用膳。
满朝文武、王公宗室们呆呆愣愣的看着他们的小官家说完话后施施然的站起身,踱着标准的小方步出了垂拱殿,就连范大人和包大人这些老臣都是张嘴瞪眼。
可是他们拿“饿了”的官家没有办法--官家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为了长到六尺以上一天用四五顿饭的事儿他们都知道。而且这次是他们理亏进而耽误了官家在早膳和午膳中间的这顿饭的时间。
“青菜炒出来的时间久了点,一直在暖汤里面捂着滋味不大好,官家多用用荤食和汤食,今儿做的很到火候。”小李子忍不住开口提醒一句。
官家用膳乖巧,不管是多么没滋没味、清淡朴素的菜肴他都不挑不拣的吃下去,可是他总想着让官家吃好点。
小李子一番心意,官家从善如流的端起来汤碗喝了几口沙鱼汤,然后把筷子伸向那碟子鲜艳夺目的虾橙脍。
官家的口味既不随大流,也不热衷名肴贵羹。菜市场上最便宜的荤食,吃不起rou食的平民百姓用来打牙祭的普通鱼虾,就是官家的大爱之一。
膳房的御厨们想方设法的研究怎么把这些小鱼小虾做的美味可口。还别说,还真的让他们研究出来几种新的鱼虾吃法。
因为大宋朝祖宗的旧制“皇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很多地方美味比如被富商贵族们追捧的“好食糟淮白鱼”,宫里头都没有。尽职尽责的御厨们根据官家的个人小爱好,把各道菜肴都做的色彩鲜艳、赏心悦目;把官家每顿必有的两盘青菜也做的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
腌菜一碟,青菜两碟,鱼虾两碗,rou菜一小碟子,鲜果点心两碟,这就是官家的日常八大碗--具体的菜目根据光禄寺的指示和当天膳房收到的原材料而定。
大约两个刻时,官家细嚼慢咽的用完了他的这顿加餐,开始洗漱收拾自己,听垂拱殿的侍卫们、宫令汇报有谁谁试图朝外传消息被截获、有谁谁表现的不大对劲儿、、、。
此时的垂拱殿里,大多数用了茶水又去更衣一趟的文武大臣和宗室们之间的气氛也是好了很多。
被各种震惊的群臣们已经缓过来劲儿,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范大人正在和包大人、富弼大人小声的商量;很好的出了一口恶气的宗室们也稍稍缓和了姿态,不再是一开始的咄咄逼人,几个人努力克制着成功扔下大雷的兴奋激动,聚在一起悄悄儿的讨论。
三个刻时的时间到,官家准时的端坐在
据说当年他和欧阳修的卷子一起被太上皇选出来问他们两个人的老师晏殊,状元该给谁好?也不知道大才子晏殊说了什么, 总之最后王拱辰成了状元,欧阳修直接被贬到二甲。
宗室们不怕引起大宋官场动荡直接把王拱辰提溜出来下刀,可谓是抓到了范大人这伙儿改革派知情人的软肋--虽然他们知道宗室们不怀好意而大宋官场不宜在此时有大变动,可是他们做梦都想惩治王拱辰。
王拱辰此人--看似诚信实则相当狡猾狠毒,除了他王家一家人他谁都不认。
十多年前官家还没有出生的时候, 也就是庆历新政改革之初,王拱辰和夏竦一样的坚决反对新政并且借着太上皇的宠信进献谗言, 导致范仲淹、欧阳修这些改革派全部被发配地方,幸亏太上皇圣明,查明真相后又把他们调回来。
后来夏竦借助边塞诗词伪装爱国爱民, 私底下贪污受贿的事情被慢慢的揭开, 他一面掉头弹劾夏竦,一面一手制造了支持庆历新政的苏舜钦、王益柔等人进奏院狱的冤案,而且常常因此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
再后来随着吕夷简、晏殊、张贵妃的接连去世, 他成了那伙儿人的领袖, 而那个时候太上皇也渐渐的发现了他的真实品行, 只是因为他没有“大错”单评价一句“钓名沽誉”发配地方而已。
最后就是官家被“养住”了, 白白胖胖的喜人, 健健康康的聪颖。
太上皇为了儿子一直坚定的支持庆历新政的实施;官家打小儿表现的爱憎分明,他知道自己的亲舅舅强占良田都能亲自下手痛打一顿,更何况是其他人?王拱辰也就乖觉地离开了汴梁,借着太上皇不喜他的机会一直呆在地方上搜刮钱财。
但是他做事谨慎,外头的官声又好,这些年来掌权的范大人虽然能在汴梁对他造成一定的辖制,却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拿他没奈何。因为王拱辰为官三十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对上对下,他都是一副面孔--诚信正直的品格和惊人的才华,得到了不知情的百姓们和官员们的尊敬。
为何说还有知情的百姓、官员们甚至宗室、后宫妃嫔?
因为他家的房子修的和皇宫一样的豪华,花园楼阁林立,单单中堂就起屋三层,表面刻龙描凤,最上一层称朝天阁,其规模让当时滕子京请范仲淹写记的岳阳楼,小巫见大巫;所耗钱财让贪官jian相夏竦,望其项背。
一般情况下,刚刚建国百年才有了盛世景象的大宋并没有大贪,官员的资产基本等于俸禄加祖产,有心之人都是心里净明。有名的贪官加jian臣夏竦出身官宦之家,担任枢密使及宰相时间较长,积累家财累巨万也大多是借助职位之便行非法的两国贸易。
但是王拱辰既无祖产可以承继,又无领兵打仗可以打着“军用“的招牌从事贸易的条件,他能大建“自家王宫”,其巨额资产来源就成了问题。
知情人对他的猜测是,他曾经担任的职务,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三司使都是实权位置,也是最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的衙门。
比如当年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王拱辰一伙儿人将金银昧下,然后将全部的珠宝、瓷器都贿赂给了宠妃张贵妃,受宠的宗室们和近臣们。
但是当年他贿赂张贵妃一事还牵扯到另外一桩案子,那就是当年太上皇在张贵妃的宫里看到定州红瓷,知道她不听劝告又收受贿赂,一怒之下把那个定州红瓷砸得稀巴烂,然后下令定州红瓷不准再进汴梁,导致现在明面上定州红瓷几乎在汴梁绝迹的事儿。
定州红瓷牵扯到了上皇,谁都不敢开口,就连咄咄逼人的宗室们也都闭了嘴。这也是刚刚平郡王含含糊糊的原因。
官家扫视了一圈儿,眼见殿中重臣都不做声,他先开了口,“当年的事儿朕都不知情,朕先去文德殿用膳。诸位爱卿有需要用膳用茶的请自便,三刻钟后我们继续讨论此事。”
慢吞吞的语调一落下,自觉非常饿的官家也不等他们的反应,直接起身去用膳。
满朝文武、王公宗室们呆呆愣愣的看着他们的小官家说完话后施施然的站起身,踱着标准的小方步出了垂拱殿,就连范大人和包大人这些老臣都是张嘴瞪眼。
可是他们拿“饿了”的官家没有办法--官家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为了长到六尺以上一天用四五顿饭的事儿他们都知道。而且这次是他们理亏进而耽误了官家在早膳和午膳中间的这顿饭的时间。
“青菜炒出来的时间久了点,一直在暖汤里面捂着滋味不大好,官家多用用荤食和汤食,今儿做的很到火候。”小李子忍不住开口提醒一句。
官家用膳乖巧,不管是多么没滋没味、清淡朴素的菜肴他都不挑不拣的吃下去,可是他总想着让官家吃好点。
小李子一番心意,官家从善如流的端起来汤碗喝了几口沙鱼汤,然后把筷子伸向那碟子鲜艳夺目的虾橙脍。
官家的口味既不随大流,也不热衷名肴贵羹。菜市场上最便宜的荤食,吃不起rou食的平民百姓用来打牙祭的普通鱼虾,就是官家的大爱之一。
膳房的御厨们想方设法的研究怎么把这些小鱼小虾做的美味可口。还别说,还真的让他们研究出来几种新的鱼虾吃法。
因为大宋朝祖宗的旧制“皇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很多地方美味比如被富商贵族们追捧的“好食糟淮白鱼”,宫里头都没有。尽职尽责的御厨们根据官家的个人小爱好,把各道菜肴都做的色彩鲜艳、赏心悦目;把官家每顿必有的两盘青菜也做的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
腌菜一碟,青菜两碟,鱼虾两碗,rou菜一小碟子,鲜果点心两碟,这就是官家的日常八大碗--具体的菜目根据光禄寺的指示和当天膳房收到的原材料而定。
大约两个刻时,官家细嚼慢咽的用完了他的这顿加餐,开始洗漱收拾自己,听垂拱殿的侍卫们、宫令汇报有谁谁试图朝外传消息被截获、有谁谁表现的不大对劲儿、、、。
此时的垂拱殿里,大多数用了茶水又去更衣一趟的文武大臣和宗室们之间的气氛也是好了很多。
被各种震惊的群臣们已经缓过来劲儿,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范大人正在和包大人、富弼大人小声的商量;很好的出了一口恶气的宗室们也稍稍缓和了姿态,不再是一开始的咄咄逼人,几个人努力克制着成功扔下大雷的兴奋激动,聚在一起悄悄儿的讨论。
三个刻时的时间到,官家准时的端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