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圆梦巨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0

分卷阅读220

    城下属的一个知县,也就是紫云庵所在的清河县,这是邑城的第一大县,县令乃李长卿。小小县令为何敢只手遮天,为这样一座暗娼之所保驾护航?

    一则李长卿此人生平最是贪花好色,据说十岁便搞大了房里小丫鬟的肚子,也不知是名声太坏以讹传讹杜撰的,还是李长卿真的是天赋异禀。十二岁便开始不停的进出入花街柳巷、青楼楚馆;十四岁开始在外搜罗美人,只要在大街上看见好看的,不管有无成亲,不管是小姑娘还是大娘子,只要瞧上眼儿了必定想方设法虏了去,不过三五日便失了新鲜劲儿撒开手丢到一边。据说他有一个庄子专门养豢养这些美人,里边的人数堪比皇帝的三宫六院,那是环肥燕瘦、千姿百态。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之前抢的都是平民百姓,哪怕使阴毒手段弄得人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无人敢上诉控告,只得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没成想终于踢到了一块儿铁板,把武安侯为嫡子定的娃娃亲媳妇抢走了。这位未来儿媳妇其实家境很普通,只是京城一个富商之女。富商年轻时在外行商时偶然救了还未封侯还只是一届白身的武安侯,二人一见如故、相交甚欢,又得知府内都有一位身怀六甲的媳妇,月份也差不多,更觉得有缘。武安侯又感激人家救命之恩,遂提了若是一男一女便成就两姓之好结为儿女亲家,若是两个男孩便拜为兄弟,若是女孩便义结金兰。

    当时的武安侯家中很是普通,对比二人的穿着打扮明显富商家境更为殷实,不过一时感念提了这个话头后也深觉有些莽撞。本准备描补说是玩笑之言,没想到富商并未看不起衣着寻常的年轻武安侯,立马取了贴身常年佩戴的玉佩交换信物。武安侯深受感动,本是人家救了自己,结果最后还舔着脸高攀,把贴身佩戴剩下的唯一一件比较贵重的东西交于富商,乃是一把精致小巧的匕首。如此便定了儿女亲家。

    没成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见时往年白身之人便成了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武安侯,正风风光光带着兵士受百姓们的夹道欢迎。光这个封号就知道这位挣下的军功有多大,多受当今器重和厚爱。富商一看对方侯门高府,不敢再有攀扯之心,一边为只有一面之缘的老友高兴,一边也歇了相认的心思,回去就安排独女的亲事,当年的约定只当是年轻时的戏言。

    富商歇了心思,可武安侯还记着呢,当年要不是富商相救,哪有现在的满门荣耀。回京第一件事儿便是派人寻找一位姓孙的富商,当年结亲也离不开二人都是京城人士,嫡子现在还未说亲就是念着当年的约定,为此也不知受了老妻多少埋怨。侯爷想找的人自然是轻而易举,不过三日孙家大大小小的事便呈到武安侯桌前。

    之后便是重提亲事,哪怕孙老爷再三推拒,武安侯仍要信守诺言,还拍着胸脯保证未来儿媳嫁到侯府绝对不会受欺负。于是这二人的婚事便提到了日程,毕竟两位年龄都不小了。只是侯夫人终归是意难平,当年侯爷回来说到此事,侯夫人那是一百个愿意,毕竟是自家高攀,况且人家救了夫君性命,否则留下孤儿寡母如何是好。可现下两家翻了个个儿,而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家世相差过于悬殊。侯夫人当然希望为嫡子谋一位名门闺女,自家儿子值得最好的,怎能配一阶商贾之女,简直是贻笑大方。可耐不住侯爷坚持,只得同意,可对这桩婚事便没那么重视,对未来儿媳妇便起了轻视不喜之心,认为对方故意仗着当年的恩情要挟自家。

    所以得知未来儿媳妇竟然在大街上被人抢了去,侯夫人非但没有担心,反而松了一口气儿,儿子终于不用再被这桩婚事拖累。

    武安侯自然是忍不得的,直接带着嫡子揣着长枪杀到李府门前,要他们交出李长卿,交出孙家女。可这孙家女也是个烈性的,被掳之后趁着李长卿不备,一头撞到床头,霎时血流如注,当场断了气儿。李长卿哪见过这阵仗,当时就吓得那物事直接软了下去。

    父子二人只得了一具尸体,若不是闹得厉害,李府都不会承认掳了孙家女。最后为了安抚武安侯一家,孙家他们压根没放在眼里,只得将最得宠的幼子李长卿流放外地,永世不得回京。

    武安侯要继续闹,告到御前去,可有人求到侯夫人那里,侯夫人以武安侯府新贵扎眼,不可刚回京城就得罪劲敌,免得日后官场难行,连累儿女为由,劝说武安侯息事宁人,接受这个处理,都永世不得回京了,这惩罚够重了。武安侯最后只能这般,没帮老友为独女报得大仇,武安侯心内甚是愧疚,不敢面对好友,两家遂慢慢断了来往。

    说是流放,根本是李家托了关系将人放在邑城,过了风声之后还谋了个县令的差事。李家夫人心疼幼子,贴补了不少家当,李长卿只是换了个地方生活,还离了父母亲长管教约束,更是如鱼得水,丝毫不觉有何不适,安安心心在清河县当了将近二十年县令。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猪年大吉~~~

    第157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县令李长卿除了风流本性外,他少时敢在皇城根儿上、天子脚下那般做派, 自然是依托背后强悍有力的本家。李府乃当今元后之母的娘家, 与元后乃表姐弟的关系,真论起来太子该称这位没大几岁的李长卿为表舅。

    这李长卿又是老来子,自出生就是整个李府的宝贝疙瘩, 连素日里最为严厉的李老太爷都对老来子宠爱有佳, 这是他老当益壮的证明啊, 满京城谁有他有福气。阖府宠着、爱着自然就养成了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秉性, 又甚是喜爱美色,家里觉得他年纪小闹不出什么乱子也就没狠下心管教,谁知踢到铁板,直接被逼发配外地。

    后来武安侯因伤病去世,没人再管着限制李长卿回京,李府老太太一封又一封书信召小儿子回京。结果这李长卿在清河县待舒服了,已经成了紫云庵幕后的小金主,里边的鲜嫩小尼姑基本都跟过他, 乐不思蜀死活不回京去。

    待在清河县有钱又能寻美尝鲜, 上峰同僚都因着京城李家的势力不敢多得罪他,处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长卿又没上进心, 也不争政绩往上爬,就准备待在县令上不挪窝,别影响他寻美,又不是什么大毛病,男人们都懂。所以对这位贵公子那都是让着、捧着, 他又惯会玩乐和做人,来邑城不到五年,各家各处但凡有点家世的人家都跟他称兄道弟,好不亲热。

    李家老太爷和老太太去世后,虽然当家大哥不似父母这般溺爱弟弟,可绝对堪比亲儿子,逢年过节总不会忘了这位远在外地受苦的弟弟,那是成车成车的好东西送着。外地再好,哪里能比的上京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