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倒是不用住在徐庶家了,之前是因为只曹旭一人,又只留那么几天,倒是没什么。 但这次还带着个纪衡呢,总不能纪衡和其他护卫们一个待遇呀,纪衡自己不介意,别人也不会同意的。 关于这个问题,纪衡自己也想过了,然后他自己买了个小院子,房间是足够的,除了他和曹旭两人,连带着护卫们也都一起住进去。 距离徐庶家不算远,走动也比较方便。 然后一大早纪衡就催促曹旭带他上门去,前一天已经让人去说过了,今天去拜访也不算突兀。 然而曹旭看着纪衡觉得有点无奈:“你干什么那么激动嘛。” 纪衡:“我这也是为了多给主公招揽人才啊,只要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特别激动呢。” 当然,最关键的是,在了解了曹旭到底有多么能作死之后,纪衡觉得他真的很有必要多忽悠一点人来。 ……讲真,原本只想混吃等死的纪衡是没打算做额外的事情的,比如说招揽人才什么的,他也是优先把目标放在曹cao原本就会有的班底身上,至于说其他人,如同诸葛亮什么的,遇上了就忽悠一下,能忽悠到手最好,忽悠不到他也不介意的。 人嘛,得学会低调。 纪衡对自己的本事很清楚,他没那个能耐在这个时代上蹿下跳,低调一点才能活的长久啊。 ……你看那个叫许攸的,蹦跶的太过就被打死了吧。 但你要说许攸的智商……讲真的,单纯比智商的话,纪衡还真不好说自己有什么优越感。 然而现在,纪衡想想,有了一个曹旭已经很不靠谱了,原本可没听说曹老板还有个武力值堪比典韦的meimei啊,再加上曹旭这神奇的拉仇恨能力,纪衡觉得吧,不被人联手围殴这都不科学。 所以他还是多cao劳一点吧_(:3ゝ∠)_ 至于说历史什么的,反正有一个曹旭已经很不科学了,谁还在乎历史如何呢? 这么想着,纪衡开开心心的跟着曹旭去了徐庶家。 徐母一般是不搀和这些事情的,大家客气了一会儿,互相关心一下,徐母也看出纪衡找徐庶有事,于是也就不说什么,随便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 然后纪衡向徐庶表明了自己的目的:“我这次来,就是为了给主公寻访贤才,颍川乃是名士辈出之地,我也算是慕名而来吧。” 虽然他慕的是后世的名,不过这个不重要。 “只是我一个外地人对颍川终究不太熟悉,之前只听说过颖阴荀氏长社钟氏之类的名声,可偌大的颍川想来不止是有荀氏钟氏的,因此想请个熟悉的人指点一番。” 听到他这么说,徐庶却问道:“你说要寻访人才,是一定要找荀氏那样的世家大族吗?” 荀氏在颍川是很出名的家族,而如果说是在他们本家所在的颍阴的话,那更是荀氏一句话比当地官员都要管用的。 即便荀氏不张扬不霸道,但你想要在颍阴办事,就没有能不用顾忌荀家脸色的。 而钟氏在长社的名声不比荀氏在颍阴要差,这两家都是很大的家族,祖上多有人做了高官的。 纪衡当然摇头了:“事实上,家世倒是其次,我真正想要的还是有才干的人,若是只冲着家世来,我何必再跑一趟阳翟,直奔着颍阴去就好了嘛。” 徐庶想想也对,于是就说道:“颍川名士多有隐居的,但颍川私学之风盛行,再大学问的人也是要吃饭的,因此多有开设学馆的,纪少府若是不在意家世,可去各大学馆看看,世家子弟都有家族私学,除非是特别有名的大儒的学馆,一般他们是不会去的,但寒门士子却多数在学馆读书。” 比如徐庶自己也是,他寒门出身,说是士人,但加上寒门两个字就不一样,更何况原本的家境实在不好,现在还能在学馆读书都多亏了徐昌的帮助。 听徐庶这么说,纪衡心中也大概有数了。 他来之前也听说颍川学风很好,比之其他地方更有文化气息,即便是之前作为黄巾之乱的重灾区也没能改变这一点。 可见颍川这地方,读书人是真的不少的,因此各种私学也就很多,而且颍川历代出了不少大学问的人,这些人归乡之后无事可干,再加上就像徐庶说的,学问再大也得吃饭,于是就开始教学生维持生计,名声又好又能赚钱,还能效法一下孔子,多好的事情呀。 这些学馆,弟子少的不过十几人,多的也有几十人的,但真正称得上规模的,该是那些有名的大儒们了,尤其是学问好还做过官的,归乡之后办学就更受欢迎,弟子可达数百人。 徐庶给出的建议是:“颍川学馆众多,一个一个的寻访固然是不会有遗漏,但也太过费时费力,在这里停留一年也不定能都拜访一遍,因此不如选些有名声的学馆前去。” 纪衡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其他人那里不必上门,但该说的招贤的话还是要说的。” 可他这话却让徐庶摇头了:“纪少府错了,此事绝不可明说。” 纪衡一愣:“不能明说?” “少府当知,此地到底是颍川不是济南,曹国相大张旗鼓的在济南招募人才,人家要说一声求贤若渴,但若是换到了颍川,人家该怎么说呢?” 别忘了颍川也是有正经的太守呢好吗! 你暗搓搓的挖墙脚也就算了,颍川人才多,也不在乎给你挖几个,但你大张旗鼓闹得天下皆知,那就不好了嘛。 纪衡听到这话跟着点头:“是我想岔了,多谢指点。” 他倒是完全没有被十五岁少年人指点的不服气,毕竟徐庶说的很对啊。 纪衡心里倒是不由的有些感慨,大大们就是大大们呀,你看徐庶现在不过十五岁就已经能想到这些了,可他自己却一激动就忘记了这一点,果然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是比的徐庶擅长的方面,若是比捞钱的本事,纪衡还是很有信心的=v= 纪衡对徐庶这么客气,徐庶自己也有点脸红,他到底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而纪衡已经是一郡少府了,这差距就很大,但纪衡对他的指点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虚心接受,这就很让人有好感呀。 尤其是,之后纪衡又以请教的姿态问他:“如果不能明说的话,依你之见该如何做呢?” 徐庶想了想说道:“颍川学风较之其他地方更浓,因此少府不妨借着本地一些大户的名头举办一些诗会经会之类,邀请有才学的人前来互相讨论诗文经典,到时候还可借着考教经典的名头出几道题目,若有中意的人才,少府再私下邀请谈话,不是更好?” 纪衡想想给徐庶竖了个拇指:“听你的!” 这么干的话,纪衡唯一需要出的就是钱而已。 纪衡和曹旭都是不差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