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玉玺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4

分卷阅读184

    子,“衙门的事不急,明儿你先进宫去给嘉祥公主赔个不是。”

    “干嘛我给她赔不是?她还应该给我赔不是哪!”唐墨不服气的撅着嘴,“明明一起玩儿牌,输不起就说输不起,输了耍赖,这叫什么?还不许人说啦!我一说她还恼,要不是我躲得快,我非叫她抓个满脸花不可!”

    唐墨觉着自己占了天下公理,正振振有辞的说着,忽见父亲沉下脸来,唐墨不敢再说,小声嘀咕一句,“反正我不去,我没错。”

    凤阳长公主打个圆场,“行了,这么一星半点小事也值当拿来一说,明儿我跟皇后说一声便是。孩子们年岁都小,短不了打打闹闹,今儿个拌嘴,明儿就好了。”

    唐驸马瞪小儿子一眼,颇有警告之意。

    .

    李玉华也在跟穆安之说今天唐墨跟嘉祥公主打架的事,李玉华现在想想都觉好笑,“小宝真是个直肠子,原是嘉悦公主、嘉祥公主、还有小宝一起陪着皇祖母玩牌,我在一边帮着皇祖母看牌。小宝不大会玩,可他手气是真好,那手就跟开过光一般,每次摸的牌都好的不得了。今天嘉祥公主手气不佳,小宝也是,一边赢牌一边还笑嘉祥公主总是输,嘉祥公主那性子,当时就不高兴,他还笑起来没完,嘉祥公主可就恼了。”

    “俩人说着说着,嘉祥公主脾气真大,小宝那也是凤阳姑妈的心肝rou,嘉祥公主一把牌就摔小宝脸上了,小宝也恼了,跳过去就将嘉祥公主推了个趔趄,还打了嘉祥公主两下子。皇祖母气坏了,我跟嘉悦meimei劝了半天才好。”

    “怪道大过年的跑衙门当差去了。”穆安之笑着摇摇头。

    李玉华顺带打听,“衙门的案子如何了?”

    “跟你说件好笑的事,那周家老二不知是不是被周氏的案子吓破胆子,竟然跑到通州去了。”穆安之冷哼,“他大概不知道刑部要拿谁,倒是他跑到天涯海角,也能将人拘来的!”

    李玉华听了郑郎中带人去通州捉拿周二郎的事,不禁道,“这可得叫郑郎中小心着些,刑部在帝都好使,到下头州县地头蛇多了去,那些人可难缠了。”

    “周家小小五品官,还敢不听传唤?”穆安之挑着眉角,觉着李玉华说的话仿佛天方夜谭。

    “三哥你没在地方去过,我就跟你说吧,以前我们县就有县令是斗不过县中乡绅灰头土脸辞官而去的。”李玉华把穆安之取下的玉冠放在匣子里收好,“这还是正管的地方官,更别说这种部堂着人到下头拿人的事。这事瞧着简单,可委实不简单。地方官配合还好,倘地方官员有意刁难,必然要多生风波的。”

    穆安之在刑部当差几月,倒也知小鬼难缠的事,他想了想说,“通州是直隶府管辖地界儿,直隶陈总督是陛下心腹,陈家世代名门,不会将周家看在眼里。”

    “那就好。”

    夫妻俩说会儿话,用过晚膳读会儿书也便早些安歇了。

    .

    入夜,寒风吹透脸颊,郑郎中勒住马缰,马匹呼哧呼哧喘着粗气,鼻息间喷出阵阵白雾,显然也累极了。身后城门在城卒合力推动过发出缓慢沉重的声音,重重关闭。

    郑郎中看一眼身后诸人,“去府衙!”

    后面十数人应喝一声,纷纷跟随郑郎中一道往府衙奔去。却不知在众人身后,一个不起眼的兵卒佝偻着身子跟换班的人交换守城腰牌后,悄无声息的消息在了夜色中。

    ☆、一二一章

    郑郎中一行的马蹄踏飞路边积雪, 扬起餮┪恚马蹄声随着雪雾飘荡在夜色中的大街,发出沉重回响。通州四方街的周家此时惶若惊弓之鸟, 周大郎唇色像脸色一样惨白, 哆嗦着, “爹,刑部的人真的追到通州来了!世子妹夫真的护不住咱家了!”

    原名周老豚,今名周望的周老爷子面色仿佛一块放凉的祭rou,肥厚的腮帮不受控制的抽搐一下, 很快又恢复平静, “别慌,我们都有官差在身。我打听了, 那查案子的皇子殿下也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 跟东宫极不对付。别慌, 咱们未偿没有一搏之力!”

    周望咬着腮帮子里侧的肥rou, 一双rou眼迸出几欲噬人凶光,对长子道,“你准备准备,按咱们商量好的,一旦他们要拿人,今晚也是咱们脱身良机!”

    “爹!”周大郎一模一样的rou眼有些泛红,唇瓣颤抖着却一时不知要说什么方好。

    周望也不是不心生悲凉, 只是此时此际, 悲凉又有何用?他重重的拍一记长子肩头, “记住我说的!”

    .

    砰砰砰――

    通州府衙大门被重重敲响, 披衣起身开门的衙役卸下大门插棍,刚将门开启一条小缝, 接着自门板传来一股大力,刑部捕快推开大门,郑郎中排众而入,一亮腰牌,沉声道,“刑部司五品郎中郑琢奉三殿下之命前来拘捕涉案之人,立刻通报贵府台大人,郑某请见!”

    通州是个小州府,这里府台也不过五品官,与郑郎中一个品阶,但郑郎中是帝都刑部任职,即便官阶相同,帝都官员也要比地方官要尊贵一些的。

    衙役不敢怠慢,先验过腰牌请郑郎中一行进门说话,另一位衙役已飞快跑进去回禀府台大人。

    李知州刚用过晚膳,正在听着家中老妻商量上元节之事,忽有衙役过来回禀刑部来人,李知州连忙自炕上下去,却是感慨一声,“终于来了。”

    李太太扶着他的胳膊让他慢些,丫环拾起棉鞋要给李知州换,李知州晃了晃脚,“换靴子。”

    李太太这会儿已经下了地,接过丫环捧来的靴子给丈夫换了,“这莫不是来拿周家的,去岁听说周家闺女在帝都坏了事,周太太过年也没了精气神,往年她可是最热闹的。”

    李知州接过大氅自己披上,与妻子道,“你早些歇,我今晚怕是要跟刑部的人出去一趟。”

    李太太不放心的把丈夫送到门口,直望着人远远出了院门口,方叹口气折身回屋,良久方浅浅睡去。

    .

    素朴安静的书房中,李知州与郑郎中彼此相见,郑郎中先递交拘捕文书与传唤文书,“周家牵涉多个案子,还请李知州配合我们拘拿周家父子。”

    李知州验过文书,拱拱手,“此乃本官份内之事。”

    因郑郎中正五品衔,李知州亲自陪着郑郎中到周家,周家父子也配合的很,听闻牵涉案情,周望道,“周某自认一身清白,可既然刑部问案,自当随大人前去,也好洗脱嫌疑。”

    郑郎中点一下人数,问,“周博不在。”周家自从发家,从上到大都改了文雅名字,譬如周二郎,大名周博。

    周大郎周兴道,“犬子出门游学,家里多有不放心,正好二弟过年到通州团聚,便陪犬子一道去了。”

    郑郎中冷着一